20241219
<鄧予立看世界>小泰姬陵
在泰姬陵北面亞穆納河畔,有一座伊蒂默德‧烏德陶拉陵墓(Tomb of I'timd-ud-Daulah),始建於一六二二年,工程在六年後的一六二八年完成。因為外觀風格與泰姬陵十分相似,所以有「小泰姬陵(Baby Taj)」之稱。
真沒想到四百多年前,已經有A貨出現,我相當好奇,也想看個清楚,便從泰姬陵往北,才過了橋就到達小泰姬陵。雖說它也是古蹟和旅遊景點,但遊人非常少,顯得有點冷清,但也因此讓我可以較為悠閒地遊覽這個地方。
我閱讀陵墓前的介紹資料,發現這陵墓的主人一點也不簡單!它是莫臥兒帝國第四任君主賈汗吉爾(也就是沙賈汗的父親)的妃子努爾‧賈汗(Nur Jahan)為她的父母所修建的墓室,妃子的父親(Mirza Ghiyath Beg)是波斯貴族,當過賈汗吉爾的首相,在當時也是權傾一時的重要人物。
陵墓屬於莫臥兒風格的建築,四面的紅砂岩大門樣式各有不同,但都與泰姬陵的大門非常類似。進入大門後是一條筆直的通道和水槽,不過其中並沒有水,通道兩邊則是對稱的花坪。中央主體的墓室以大理石建造,呈四方形,四角各有一座圓頂涼亭。儘管它的高度和規模與泰姬陵相比,可說是小巫見大巫,然而不但外牆用透雕技術將白色大理石的格子圖案雕琢得極為精細,墓室內部更是首次大量運用寶石鑲貼的技術,使得整個建築猶如一個精雕細琢、華美瑰麗的大理石首飾盒。
事實上,小泰姬陵建造時間比泰姬陵還要早,從莫臥兒建築歷史去考證,小泰姬陵可算得上是泰姬陵建築設計的藍本,只不過後來的泰姬陵更青出於藍,更加優美典雅。這一大一小兩座泰姬陵,正代表莫臥兒帝國前後兩代精湛的建築工藝。
雕飾精緻的伊萬式拱門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延伸閱讀
亨達集團連續12年獲頒香港綠色企業大奬
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
各地分公司舉行聖誕聯歡派對 普世歡騰
BY Andrew lou FROM 亨達集團
亨達集團革新全球品牌形象 30載深厚根基上建立活力新篇章
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
1276, 1st Floor, Govant Building, Kumul Highway, Port Vila, Republic of Vanuatu
(852) 2214 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