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16

<公司三文治>辦公室的光暗對決

hero banner

有次朋友聚會,我們在討論到底偏向光明的人格和偏向黑暗的人格相比,哪一邊在工作上會較有利,這正好拿來作本月的題材。 

如果工作能力相同,我們一般會相信會耍手段的人會獲得更多晉升的機會,因為他們會較努力去表現自己,也較容易得到注視。但同時,我們又會不屑這些耍手段的人,不願意用相同的方法去獲得機會。這好像是有兩類人在用不同的方法去競爭一樣。 

我們先來瞭解黑暗人格和光明人格如何去區分。心理學上,形成兩種人格的面向都可以分為三個支柱,形成黑暗人格三角和光明人格三角。黑暗三角分別是自戀、馬基維列主義和心理病態。自戀我就不解釋了,就是字面的意思;馬基維列主義就是為求目的,不擇手段;心理病態是一種人格障礙,可以簡化為缺乏同理心,嚴重的情況下會將對社會的敵意化為行動。 

至於光明三角,分別是康德義務主義、人道主義以及人性的信仰。康德義務主義講的是責任而不是結果,每個人都應該有合符道德標準的原則;人道主義是尊重每個人的尊嚴和價值;具有人性的信仰,我們會相信人性是美好的,近似性善論。 

的確有研究指出,很多出色的領袖都有自戀的傾向,因為自戀和自信有正向的關聯,而自信正是吸引追隨者的重要特質。而且,黑暗人格的人可以拋開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可用的手段較光明人格多,可以隨意游走灰色地帶。最重要是,在商業社會中,計算人的價值的方式,和社會及社交圈子的方式並不相同,只要經濟價值較高且有足夠監管,企業並不會計較太多個人私生活的問題。 

美國學者Scott Barry Kaufman曾對光明和黑暗人格進行研究,發現光暗兩者的因素雖然是負關聯,但數值只在中間水平,反映一個人其實同時具有光明和黑暗的性質,極端光明或黑暗的人格其實少之又少。如果以-5代表極端黑暗,+5代表極端光明,一般人在日常的平均分數約為1.3,指出人在群體生活中是偏向光明一邊,也說明大眾社會為何會對黑暗行為反感。 

有了分析人格的基礎,自然會有人會做調研,回答我們文章開首的問題,黑暗人格到底會否令我們收入高一點呢? 答案是沒有證據。是的,大部份研究都發現其實收入和光暗人格沒有太大關聯。然而,光暗人格對於幸福感是有關聯的,光明人格對於生活的幸福感明顯高於黑暗人格。 

雖然人格和收入沒有太大關聯,但並不代表光明人格的人不需要學習黑暗技倆。三國漫畫《火鳳燎原》講過,「奸臣弄權,忠臣更要弄權」,因為忠臣懂弄權才能壓制奸臣。所以,光明人格最好還是學習一些對應黑暗人格的防身技巧,不用主動出撀,能自保就可以,反正你會活得比較快樂就已經是贏家。

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隻怪物,就是指我們之中的黑暗面。是枝裕和的電影《怪物》就表現出,我們即使是做自己認為的好事,但換了另一角度看,這事會對於某些人會帶來傷害,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成為他人眼中的怪物,引證人性之中不存在純粹的善與惡。

 

蘇桂荃 亨達集團首席體驗總監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
標籤

延伸閱讀

<鄧予立看世界>引人入勝的勝利宮
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

「兩個金融家鏡頭下的臺灣」首站順利舉行
BY Andrew lou FROM 亨達澳洲; 亨達英國

<還看金市>黃金一路向北,目標價3,000?
BY 集團品牌及推廣 FROM 亨達集團

Hantec Financial
亨達金融
T.

(86) 4001 200 603


W. https://www.hantecfinancial.com/

閱讀更多
Hantec Prosperous Limited
亨達資訊科技
A.

5th Floor, 34-36 Gray’s Inn Road, London WC1X 8HR


T.

(44) 20 4586 8213



閱讀更多
亨達國際金融
亨達金融
A.

1276, 1st Floor, Govant Building, Kumul Highway, Port Vila, Republic of Vanuatu


T.

(852) 2214 4183


W. https://www.vanuatuhmvcl.com

閱讀更多